深圳新聞網2025年8月25日訊(記者 湯莎)在創(chuàng)新引擎轟鳴的深圳,無數頑強生長、奮力拼搏的中小微企業(yè),構成了經濟脈動中最為活躍的細胞。它們托舉起電子產品、家用電器、食品玩具等無數終端產品走向全球,卻常常在融資的門檻前步履蹣跚。
H塑膠制品有限公司,這家扎根深圳十余年的專業(yè)吸塑包裝廠,是深圳無數小微制造企業(yè)的縮影。他們的托盤、吸塑盒是出口商品不可或缺的“外衣”,但自身的發(fā)展卻屢屢受困于“融資難、融資貴”。原材料價格如過山車般波動,訂單旺季急需大量備貨,公司現金流時常緊繃。但作為典型的輕資產企業(yè),廠房是租的,核心資產是流動的資金和穩(wěn)定的訂單,而非可供抵押的固定資產。面對銀行傳統(tǒng)的授信要求,公司單薄的財務報表顯得力不從心。
“以前申請貸款,簡直像‘闖關’?!惫矩撠熑岁愊壬貞浀?,語氣中透著無奈。為了證明經營狀況,動輒需要打印數百頁的銀行流水,反復提交稅務證明等材料,在銀行柜臺間輾轉。一個流程走下來,兩三周時間過去了,結果卻往往是額度有限,或者面對高達10%以上的年化利率望而卻步?!把郯桶涂粗居唵蝸砹耍瑓s沒錢備料擴產,那種‘無米下鍋’的滋味太難熬了?!?/p>
轉機出現在2025年5月。當民生銀行深圳分行了解到公司的困境后,一個簡單的二維碼遞到了陳先生面前——民生惠信用貸的申請入口。抱著試試看的心態(tài),陳先生掃碼操作,僅5分鐘就完成了基礎信息的提交。緊接著,一條短信提示他登錄“全國中小微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”。
“這是人民銀行為咱們中小微企業(yè)搭的‘橋’,有了它,不用您再跑流水了!”客戶經理解釋道。將信將疑中,陳先生按指引完成了平臺授權,過程不過3分鐘。幾乎就在授權完成的瞬間,又一條短信彈出:“您已通過我行民生惠信用貸初審,金額2,200,000元……”“這就批了?”陳先生拿著手機,一時有些錯愕。這與他過去數周煎熬等待的經歷,形成了鮮明對比。
陳先生體驗到的“秒批”速度,其背后是中國人民銀行于2024年10月上線的全國中小微資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。該平臺的建設,正是為了解決困擾中小微企業(yè)多年的“信用白戶”難題,讓企業(yè)真實的經營流水搖身一變成為極具價值的“信用資產”。平臺為金融機構提供了透視小微企業(yè)真實經營狀況的利器,通過整合分析企業(yè)的資金流向、交易頻率和穩(wěn)定性,銀行能夠更精準地評估風險,告別過去依賴抵押物和復雜佐證材料的“老辦法”。
民生銀行作為接入人行共享平臺的第一批銀行,深刻意識到數字化時代信息數據的價值,通過不斷拓展信息數據在其拳頭產品“民生惠”中的應用賦能,為廣大中小微企業(yè)打造流程更簡、額度更高、價格更實惠的普惠金融服務。
“真沒想到,我們每天實實在在的資金流水,現在成了最硬的‘信用資產’,以前是‘闖關’,現在是‘一鍵通’!”陳先生感慨萬分。公司最終成功獲批220萬元信用貸款,年化利率低至3.65%,并可享受“先息后本、隨借隨還、不用款不計息”的靈活政策,不僅解了燃眉之急,更點燃了企業(yè)擴大經營的信心。
H塑膠制品公司的故事,是人民銀行推動的金融基礎設施革新賦能實體經濟的一個生動注腳。資金流信息平臺這條“信息高速公路”,有效破解了銀企信息不對稱,讓輕資產小微企業(yè)的“流水”變“活水”,讓“普惠金融”真正變得觸手可及。
下一步,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將持續(xù)發(fā)揮數字賦能價值,深化平臺應用,完善信貸服務體系,促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(fā)展,讓更多像H塑膠制品公司這樣的企業(yè),告別融資“長跑”,擁抱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新生態(tài),為實體經濟的蓬勃發(fā)展注入更充沛的金融活水。